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上建新功
宁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压紧靠实耕地保护红线。图为固原市原州区高标准基本农田。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供图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对于进一步坚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区自然资源部门将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推进,全面落实“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工作部署,精耕细作、真抓实干,奋力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上当先锋、建新功。
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推动形成山川共济、城乡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持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引领作用,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结合“十四五”规划评估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贯通衔接,为“十五五”期间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实施管理,严格“三区三线”管控,加强重点区域和约束性指标监测预警,及时发现纠正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各类行为。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因地制宜优化主体功能分区,探索完善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等差异化政策,促进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差异化协同发展。保障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指南和审核细则,推进国家级、自治区级开发区和中心城区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全覆盖。建立村庄规划动态维护机制,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立城镇开发边界增量规模省级调剂机制,统筹“十四五”期间城镇开发边界内未使用的增量用地,优先保障优势地区发展和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提高资源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资源要素支撑作用,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推动能源资源扩量提升。加快实施深井东、小红山、四股泉等勘查项目,力争新增煤炭资源量17.2亿吨,推动煤层气探明储量达到千亿方,探索推进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三气综合开采联动。加快推进炭山外围、深井西、窑山等煤矿建设,积极推进王洼东部、平岭子、李新庄等煤矿具备矿业权出让条件。编制硅石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完善贺兰山硅石产区矿业权设置,推动硅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土地要素精准保障质效。推动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全面提升用地审批效率。完善光伏、风电等重点产业差别化用地保障政策,鼓励物流及配套设施用地弹性供应,支持大型光伏基地建设和物流业提质增效。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和年度计划,做好闲置土地回购和新增土地储备,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化科技创新赋能。加速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实景三维宁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实景三维在交通、水利、文旅、农业农村等行业应用,不断提升数据资源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保护好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生态环境,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紧紧围绕呵护好“一河三山”基准线,精准分析自然生态本底状况,分区分类确定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措施,推进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修复、多样性维护、融合性发展,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巩固贺兰山生态治理成效,高质量完成六盘山“山水”工程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谋深谋细罗山区域“山水”工程项目,全力完成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部署要求,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技术,统筹推动贺兰山汝箕沟太西煤火区安全和生态治理。用好生态本底调查成果。加强生态资源状况调查、变化监测和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制定生态本底评价技术细则和数据库标准,发布全区生态保护修复公报,为生态功能定位、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投入。推广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模式,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带动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社会效益转化。
持续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宁夏要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以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土地权改革为特色,突出鲜明指向性、高度精准性、全面系统性,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进展。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指导意见(试行)》,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推动国有建设用地一、二级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充分释放土地市场活力。全面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改革。分类分主体制定耕地开垦费标准,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机制,编制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空间规划,支持特色农牧业发展用地。建立重大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保障机制,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确保新增耕地长期稳定可持续利用。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和设权赋能,完成基准时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编制年度专项报告,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一本账”。探索多要素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力争在全国走在前列。
用心用情办好为民服务实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持续打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攻坚战,督导西吉、海原等8县(区)完成年度搬迁安置任务。优化完善区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风险一体化平台,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隐患排查和更新调查,全面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力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应化尽化,推进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优势产业涉及国有农用地土地经营权应登尽登,年底前实现全区50%以上新供土地“交地即交证”,30%以上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妍